综合外场训练的组织
时间:2017/9/7 8:35:00 浏览次数:31021
综合外场训练是技术训练的重要手段。组织综合外场训练动用的人员、器材较多,每次训练占用的时间也长,比组织单项训练要困难一鞋。在每次外场训练之前,教练员必须惊醒周密的计划,使训练收到较好的结果。
制定综合外场训练计划时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。
1.每次训练都应明确体现训练目的
训练中,教练员常常向晕高动员讲授新技术、新理论,还要向晕高动员指出存在的技术问题。但仅靠理论指导是不够的,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反复的训练去实现、去强化。许多综合技术问题,例如到位、找台顺序等,都是必须在综合训练中才能解决的。这就要求每次训练都应有针对性,有明确的目的。例如发现运动员屡次发生找台顺序错误,以致认识混乱、信心不足,便可以在综合训练中按典型格局布台,降低找台顺序难度,帮助运动员树立信心,避免形成心理障碍。当运动员中出现盲目地过早离开起点的倾向时,便可有意提高布台难度,巧妙的设计首找台位置,使运动员“吃亏”,提醒他们注意。
还要注意使训练的多个环节衔接紧凑合理。
2.要同试题训练综合考虑运动量
运动员的身体素质,特别是专项素质,在外场训练中能得到很好的发展,但同时体能消耗也较大。值得注意的是,运动员在外场训练中,由于兴奋性强,虽付出体能较多而当时不易觉察,因而连续的高难度长距离外场训练很容易造成运动员的过度疲劳。在综合训练中路程远近,道路难易,限时多少,都是调节运动量的重要方面,应当慎重考虑。总的运动量应当与同期的身体训练运动量综合考虑。如果必须连续安排高难度、长距离的综合训练,就需要适当减少身体训练的运动量。
3、训练场地的选择
无线电测向运动的特点要求在训练中经常改变训练场地。但这在实际中很难做到,常常只是在考核或一些有特殊要求的训练时才使用新地形,在日常训练中只能通过起终点有选择的变换来增添新鲜感。起终点的选择要考虑到交通方便,减少环境对方向线的干扰。初期训练中,还应规定终点外的第二集合地点,便于未能到达重点的运动员也能按时集中。
4、计时和排名次的考虑
应根据本场训练目的决定是否计时和排不排名次。有时为了检查运动员到位和途中跑情况,还可以记录他们达到各台的时刻,计算运动员寻找各台的阶段时间。
5、认真做好器材准备工作
要对训练用器材:例如信号源、天线、电池、测向机等进行仔细检查。必要时可印发地形图。还要考虑交通工具如何解决
6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
方案中应当规定训练起止时刻、行动路线、集合地点,对参加训练的所有人员做出具体安排,并向运动员和电台操纵员做出简单而明确的要求。
|

上一篇:初期训练
下一篇:无线电测向运动员选材